【“杨森武评三国”第22评】三国时的神秘隐士:诸葛亮、庞统和徐庶都曾上门讨教‖老家许昌文‖杨森武(欲浏览“杨森武评三国”第21评“吴主孙权为何最听她的话?”,接待点击以下链接:吴主孙权为何最听她的话?)春秋战国时,有个奇人,名叫王诩,隐居在邯郸的一个鬼谷洞里,研习学问,教授学生,人送他外号曰“鬼谷子”。他教出的学生,如孙膑、庞涓、张仪和苏秦等,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三国时期,也有一个鬼谷子一样的隐士——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今许昌禹州)城东南二十里洞林寺侧曹徐村人。此人有经邦济世之奇才,醒目道学、奇门、兵法和经学,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为人清雅,淡泊名利,汉末灵帝时,因见朝政黑暗,军阀盘据,不愿出仕,便离家出走,来到荆襄南漳水镜庄,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虽说是隐居,但司马徽名声广博,来上门讨教的人许多,其中有颍川的徐庶、石广元、孟公威,博陵的崔州平;荆襄的庞统、诸葛亮等。时间长了,所谓的隐居也成了空话,水镜庄倒像是当年的鬼谷子洞,来访的人络绎不停。其时的襄阳名士庞德公,称司马徽为水镜先生;称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伏龙。
司马徽最为浏览的是庞统、诸葛亮和徐庶,并不失时机地向他心目中的英雄推荐他们。据《三国演义》形貌,刘备马跃檀溪,逃脱了蔡瑁的追杀,来到南漳水镜庄,入至中门,见一松形鹤骨,器宇轩昂之人来迎——此人即是水镜先生司马徽。进入草堂,见书卷满架,琴横石床,窗外盛栽松竹,清气飘然。二人分宾主坐定,刘备叙说了自己多年来东奔西走的逆境。
司马徽说,你手下文武人才虽不少,但缺乏经纶济世之才。刘备说,我也想遇到这样的人,可是那里能找到?司马徽说,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仅荆襄一带,就有许多人才。何谓无人?伏龙凤雏,二人得其一,可安天下。
今后,刘备便用心去寻找伏龙、凤雏。最先遇到的是徐庶。徐庶,字元直。
颍川人,自幼勤学击剑,曾为友报仇杀人,散发涂面而走。最后被官府捉拿,绑在车上,击鼓行市,命路人指证,有认识的也不敢说出。后被友人救出,逃亡荆襄。
遍访名师学习,是水镜庄里的常客。徐庶和司马徽是老乡,两人相知甚深。一日,徐庶来访,对司马徽说,克日去投刘表,见刘表是善恶不分的人,成不了大气候,决议脱离荆州,另投明主。司马徽便建议他投奔刘备,说刘备乃世之英雄,比随着刘表强。
于是徐庶便到新野投靠了刘备。刘备得知他是司马徽所荐,连忙任命他为智囊。徐庶果真不负众望,尽职尽责,训练军队,屯集粮草,时刻准备迎战曹军。
驻守樊城的曹仁派吕旷、吕翔率兵五千前来攻打新野,被徐庶设计杀败;曹仁又亲率雄师前来攻打。徐庶和刘备商议,先派一支队伍正面迎敌,又派关羽领兵,乘樊城空虚举行偷袭。这一仗,曹仁不仅兵败,而且丢失了樊城。曹操闻之,很是惊讶,说已往我把刘备打得东躲西窜,如今为何连连取胜?有人禀报说,刘备新得了个智囊,叫徐庶。
曹操很希望获得这小我私家才,于是设计把徐庶的母亲软禁在许都,又设计骗取了徐庶母亲的字迹,写信让徐庶来到许都,于是徐庶不情愿地成了曹操的谋士。刘备送别徐庶时,心情很是难受。几多年来率领的队伍,连一处凭据地都没有。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了徐庶,很快改变了被动局势,却人才又失,心中实在难舍。勒马目送着徐庶远去的身影,直到看不见。忽命随行人员砍去前面的树林,人问为何?他流着泪说:它们盖住了我的视线啊!赤壁大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终于获得了凤雏庞统,但此时他已经有了诸葛亮,对庞统并不像当年那样渴求,只是命他做了耒阳令。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
他来求教司马徽的时候,才二十岁。那天他到了水镜庄,司马徽正在后院的一棵桑树上采桑,庞统就在树下请教他。二人一个树上一个树下,一直攀谈到夕阳西下才散。
庞统走后,司马徽对人说,庞统才识过人,实乃“南州之冠冕”(《三国志·庞统传》),给与了很高的评价。由于水镜先生的教授和推崇,庞统在荆襄一带甚至在东吴,名气徐徐大起来。很快,就被南郡地方主座任命为功曹。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任庞统为耒阳令,但庞统不理政事,终日饮酒空谈,被刘备免职。
东吴上将鲁肃知道后,急遽修书一封,派人送给刘备,信中说:“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三国志·庞统传》)。诸葛亮也这样对刘备说。
于是刘备又将庞统请了回来,“见与之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智囊中郎将。”(《三国志·庞统传》)随后,庞统追随刘备伐蜀,献上、中、下三策。刘备取其中策,顺利夺取了涪关,然后雄师直逼雒城、成都。
在攻取雒城的战斗中,庞统身先士卒,舍身忘死,不幸被乱箭射死,死时年仅三十六岁。庞统的死,使刘备大为伤心,痛苦不已。
今后每提及他,都市泪如泉涌。刘备即天子位后,追封庞统为关内侯,谥号靖侯。庞统所葬之处,后人称为落凤坡。
《三国演义》里,作者浓墨重彩地用了大幅篇章形貌了司马徽两次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情景,通过渲染、铺垫和夸张的笔法,将司马徽的识人之明,诸葛亮的纵横才气和刘备的求贤若渴等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其实书中的描绘并不外分,历史证明,诸葛亮简直有经纶济世之才。他追随刘备后,战赤壁,取荆州,夺西川,平汉中,为刘备建设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劳绩,是管仲、萧何一类的良好人才。
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很是重视教育。孔子有门徒三千,贤人七十二,但经纶济世之才少少;鬼谷子门徒众多,却不重视德育,门徒虽然一个个都封侯拜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但有不少是心术不正的人,而且还泛起了庞涓这样的莠民。司马徽不光重视才识的教育,更注重人的德操(本人的字。
本文来源:博亚体育app官网入口-www.hpsolve.com